隨著工業化的高度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劇,給大家帶來了生存環境的危機,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我們必須保護生存環境,把園林綠化作為主要手段,改善生態環境。對城市生態環境有影響的有利因素必須利用,對于不利因素必須改造。為此,我找了一些關于建設生態園林的原則,供大家參考。
一、藝術性原則
生態園林不是綠色植物的堆積,不是簡單的返樸歸真,而是各生態群落在審美基礎上的藝術配置,是園林藝術的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觀配置中,應遵循統一、調和、均衡、韻律四大基本原則,其原則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藝術要領。植物景觀設計中,植物的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統一感,同時注意植物間的相互聯系與配合,體現調和的原則,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在體量、質地各異的植物進行配置時,遵循均衡的原則,使景觀穩定、和諧,如一條蜿蜒曲折的園路兩旁,路右若種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則鄰近的左側須植以數量較多,單株體量較小,成從的花灌木,以求均衡。配置中有規律的變化會產生韻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間棵桃樹間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賞時不會感到單調,而有韻律感的變化。
二、景觀性原則
既應該表現出植物群落的美感,體現出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和諧。這需要我們進行植物配置時,熟練掌握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對整個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體把握,根據美學原理和人們對群落的觀賞要求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對所營造的植物群落的動態變化和季相景觀有較強的預見性,使植物在生長周期中,“收四時之爛漫”,達到“體現無窮之態,招搖不盡之春”的效果,豐富群落美感,提高觀賞價值。
三、生態位原則
生態位概念是指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種與物種之間、物種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征、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避免種間直接競爭,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以利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又能形成優美的景觀。根據不同地域環境的特點和人們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類型,如在污染嚴重的工廠應選擇抗性強,對污染物吸收強的植物種類;在醫院、療養院應選擇具有殺菌和保健功能的種類作為重點;街道綠化要選擇易成活,對水、土、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煙塵、樹干挺直、枝葉茂密、生長迅速而健壯的樹;山上綠化要選擇耐旱樹種,并有利于山景的襯托;水邊綠化要選擇耐水濕的植物,要與水景協調等。
四、生物多樣性原則
根據生態學上“種類多樣導致群落穩定性原理”,要使生態園林穩定、協調發展,維持城市的生態平衡,就必須充實生物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群落多樣性的基礎,它能提高群落的觀賞價值,增強群落的抗逆性和韌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穩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豐富的物種種類才能形成豐富多彩的群落景觀,滿足人們不同的審美要求;也只有多樣性的物種種類,才能構建不同生態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發揮植物群落的景觀效果和生態效果。城市綠化中可選擇優良鄉土樹種為骨干樹種,積極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種,馴化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物種,豐富園林植物品種,形成色彩豐富、多種多樣的景觀。 五、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
植物是生命體,每種植物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進化的結果,它在長期的系統發育中形成了各自適應環境的特性,這種特性是難以動搖的,我們要遵循這一客觀規律。在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避免種間競爭,避免種群不適應本地土壤、氣候條件,借鑒本地自然環境條件下的種類組成和結構規律,把各種生態效益好的樹種應用到園林建設當中去。
生態園林不僅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藝術效果,豐富城市景觀的有效獵施,使建筑“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緊密聯系。而且更重要的改善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提高了環境質量,希望生態園林的建設能更好!